激光雷达军团里,冒出一个清华帮
出品|虎嗅科技组
作者|宇多田
头图|受访者提供,王世玮(中)与探维清华大军,背后是即将出货的激光雷达
?
2022年初,Velodyne亚太区负责人翁玮悄然离职。
这个在2016~2018年统治中国自动驾驶市场长达3年的美国激光雷达巨头,在董事会卷入长达两年无休止内斗、固态产品研发陷入停滞后,彻底拱手让出中国市场。
?
与此同时,因反向拆解Velodyne产品而登上自动驾驶历史舞台的速腾、禾赛等中国大多数激光雷达厂商,也走到了一个必须依靠自己力量与速度,而非“逆工程能力”才能活下去的关键节点。
?
一方面,自动驾驶巨大的炒作推力、华为的搅局,让激光雷达成为车厂们“幻想超越特斯拉”的不二选择;而另一方面,虽然用于避障与测绘的激光雷达在工业界已存在20余年,但能嵌入车里的固态激光雷达却需要被重新定义与构建。
?
机械激光雷达因复杂的系统构造显然过不了车规,纯固态路线尚未成熟,混固态路线成为大多数公司的选择,但成本仍未降至车厂最佳预期。
?
换句话说,即便是2022年当下,也没有堪称完全合格的车载激光雷达。
?
在所有技术路线都未跑出的状态下,很多创业公司再次嗅到了吞食巨大蛋糕的新机会:国外,包括已上市的Luminar、Ouster等数十家固态公司蓄势待发;国内,除了大疆、速腾、禾赛、一径等坚持下来的佼佼者,一支掌握着多项固态专利的清华博士团队,也准备加入混战。
?
清华实验室的“固执”
?
早在2017年,有远见的创业者们从奥迪A7上那颗法雷奥生产的4线激光雷达上,就嗅到了摆脱Robotaxi狭窄市场束缚的商机。如果回看当年的媒体报道,表达“固态激光雷达上车量产愿景”的中国创业者声音不绝于耳。
?
就是在那样一个极具市场诱惑力的时间点,王世玮跟4个清华精仪系兄弟,在2017年一次年后的聚会上,“用10秒钟思考时间”做出了成立一家公司——探维科技的决定。
?
其中,有十几年激光雷达开发经验的CTO郑睿童博士,他是固态激光雷达和图像融合技术的开创者;有总工程师张正杰,他除了是清华大学及德国亚琛工大双学位硕士,也拥有一双切割金属的“黄金手”,曾任中国中车二七装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。
?
而被推上CEO位置的王世玮,作为曾参与过国家重大秘密卫星项目的光学专家,其真正对汽车供应链有了全面认识的时间点,则是在2016年加入信通院参与汽车零部件标准制定以后。
?
“这波大潮来了,没有人会无动于衷。在成立探维前,我们都已经工作了好几年,被技术与市场碾压过几轮,很多事情已经考虑得非常充分。”
他们觉得在实验室和超净间里捣鼓了十几年雷达与光学仪器,对相关技术轻车熟路,便也能跟法雷奥一样,未来拿下车厂的千万订单。
?
然而,接下来的两年,情况急转直下——没有成熟的量产技术,更没有市场。
?
“在华为没有明确说要上固态激光雷达之前,其实整个产业都呈一个观望状态。那时机械式雷达‘统治'自动驾驶市场,而固态路线不仅存在一堆技术问题,还没有市场。”
?
王世玮记得,2019年之前,高阶自动驾驶只需机械产品就能满足,而汽车产业只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——传统车厂们还停留在思考“蔚小理”能不能活下来的暗讽期。
?
因此,当2019年,高阶自动驾驶步入第一个寒冬时,只有一条大腿可抱的激光雷达公司处境也变得极为艰难。
?
“这本质仍然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。”两年时间里,他们只得先做16线混固态产品,打入能提振销量收入的非汽车产业。
?
“情况当然不好,因为固态那时候根本不是刚需,即便测试也只是出货一小批,车厂根本起不了量。最坏的时候……应该是2019年底,如果最新一笔融资没到账,我们连买机票去美国参加CES都捉襟见肘。” 王世玮对于那时候的境遇只是轻描淡写,觉得创业没成功没必要渲染任何情绪。
?
“求存肯定是要先求存,但好在几个合伙人都‘轴',对,我们就是不改路线。如果说我们哪里最特别,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改过技术路线,我们就是要做固态。”
?
这句话的确道出了那时候整个产业的技术趋势与混乱状态。
?
作为激光雷达产业长达6年的观察者,笔者看到,大部分创业公司几乎把机械、半固态以及固态摸索了个遍。但为了生存,不得不先把“机械式雷达做到国产替代”。
下一篇:没有了